甲骨文属于哪一类文字 甲骨文真的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吗?在甲骨文之前,还有没有文字?

admin天气2023-12-06 04:17:572330

1、甲骨文真的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吗?在甲骨文之前,还有没有文字?

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和1972年发现的临潼姜寨文化遗址,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距今6000多年。在这些遗址发现了不少陶器(多数已成为碎片),半坡遗址带符号的陶片有133件,符号27种;姜寨遗址带符号的陶片有129件,符号38种。如下图:

这枚碎陶片上的符号,是6000多年前的先民刻划的

除此之外,诸如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陶器符号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各地发现的符号笔画都比较简单,形状则多种多样。

那么,这些符号是干什么用的呢?算是文字吗?有争议。

有考古学家就认为:“很可能就是制陶专门化以后,氏族制陶或家庭制陶的一种特殊标记,很可能起了原始的图像文字的作用。”这就有点相当于后来的“族徽”,大家不要以为族徽是日本的专属,中国老早就有。下图是商周铜器上的族徽:

族徽

也有考古学家认为:“可能是代表器物所有者或器物制造者的专门记号。”这就类似于农人在农具上用漆墨画一个记号,或者我们在手机壳上贴个大头贴。

但郭沫若先生的推论更进一步,他认为:“彩陶上的那些刻划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于省吾先生的观点则比郭沫若更为明确:“这种陶器上的简单文字,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

由于郭、于二先生是权威,所以他们的观点影响很大。但后来也有学者不认同他们的观点。

文字与符号有什么区别?

文字是什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符号不等同于文字,二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我们不从定义解释它俩了,太抽象,举个例子吧:

交通标志也是一种有意义的符号

上图和下图左侧黄色的那部分都是符号,它表达一定的意义,但不能视为文字。下图右侧的才是文字,它记录了“qianfang shigong,cheliang manxing”(语言)这句话。

回到这些陶片上的符号。它们算不算文字呢?从现象上看,它们和文字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符号嘛——文字也是符号,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但从功用上说,这些符号和文字又有质的区别,仍不能算原始文字。因为文字无论多么“原始”,都是和语言密切相关的,每个文字代表着语言中一个比较固定的“词”(意义),连缀起来组成表达完整概念的话。但这种陶符并不具备此功能。

并且,即便到了文字已经成熟的春秋时期,出土器物上还有这种刻划符号,这也是这种的符号不是文字的佐证。

还有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更古老的文字吗?

目前还没发现确凿无疑的夏代以前的文字,商前期的资料也不太多。1899年甲骨文发现以来,共出土了15万片左右带文字的甲骨,共有4500多字(也有说5000字的)。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目前可识别并被认可的有三分之一左右。不光商代有甲骨文,周代也有。这些甲骨,早的离现在有3300年左右(商代后期)。

安阳出土的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正面)

上头那片甲骨的拓片(正面)

还是上头那片牛骨,反面也有字

反面拓片

看个近距离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殷商后期的甲骨文无论字形,还是文辞,都已经非常成熟。我们知道,从文字的产生到成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绝不是像“仓颉造字”的传说那样,成于一时一人。

这就意味着,在殷商以前,就应该出现文字了,有的学者将这个时间推定在夏代,是具有合理性的,只是目前出土资料尚不足以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古文字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都是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发掘而得以实现的。

在东汉的许慎写《说文解字》时,所能看到的古文字主要是小篆,也看到一些古文、籀文。小篆是秦文字。

说文解字

魏晋时期,盗墓贼不准(名字很有个性)挖开了魏襄王墓,里头有不少竹简,不准老兄没啥文化,点着竹简照明盗取墓中的珠宝。等官府来时,剩下满地狼藉,皇帝命令当时的学者整理那些断简残编,《竹书纪年》这本书就是他们的整理成果。这些竹简上的字是战国的。

唐朝又发现了10个石鼓,上头的字被叫做“石鼓文”。这些石鼓文的年代搞不太清楚,应该是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之间的秦国的。

秦石鼓文

青铜器在汉代就有出土。到了宋代,金石学大盛,很多名人都对金文有研究,比如欧阳修、赵明诚(李清照的丈夫),宋徽宗的《宣和博古图录》就收录了839种铜器。这些吉金铭文之所以重新回到学者们的视野,也是有赖于新材料的发现——当然,也是不准的后继者们挖出来的。这些吉金文字是商周的。

西周晚期的散氏盘,上头有19行、357个字

到了1899年,王懿荣偶然发现所谓的中药“龙骨”上的刻划实是古文字。但最初他不知道是哪里出土的,二道贩子将这视为商业机密,不肯告诉他。他只好高价收购,按字算钱,每个字白银一两。其他人如刘鶚、罗振玉等,也认识到了甲骨文的重要价值。

由于学者出高价买,安阳当地农民开始发掘大比拼,为了争夺资源还引发了多次械斗。为了囤积居奇,也不肯大规模出手,三片两片的卖,甚至砸成几片分着卖。还有人造假。这种情况持续了30年。

到后来,有学者弄清了甲骨的来源。1928年,经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批准,董作宾等专家赴安阳进行科学发掘,并进行研究。

从以上叙述可见,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发现,我们所能见到古文字也被一步步推前。虽然目前我们可见到的成系统的古文字还是甲骨文,但可以肯定汉字出现的年代远远早于商后期,这一点在将来的考古发现中应该可以得到证实。

(在外头看过晋唐兄的问题,随手一答。所述大半凭记忆,必多漏舛,尚祈方家斧正。)

甲骨文属于哪一类文字 甲骨文真的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吗?在甲骨文之前,还有没有文字?

2、现代汉字是不是象形文字?

感谢邀请。

要证明汉字不是象形文字太容易。小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汉字分实词和虚词。这两大类中随便可以举出不属于象形文字的汉字。如实词中的——好、坏、快、慢、红、绿、你、我——不胜枚举。如虚词中的——很、最、极、的、地、得、都、总——同样不胜枚举。谁能说清这些字如何“象形”呢?它们都不是象形字,而另有其构字的方法。

仅仅说到这里还不够,汉字确实是从象形文字发展来的。

世界上所有的原生文字都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国际上通行的看法,认为这样的原生文字主要有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的象形文字、古印度的象形文字以及中国的甲骨文等。(古埃及象形文字)

(苏美尔象形文字)

(古印度象形文字)

人类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这是有缘由的。自诞生以后,人类经历了两三百万年漫长的进化和发展过程,直到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时候,才有了跨越式的质的飞跃。这个时期,人们制造工具更为娴熟,狩猎收获大大增加,特别是农业逐渐形成,剩余产品多了,社会组织趋于雏形。结果是,人们需要记录的事情大量增加,仅像以前靠人脑记忆以及口口相传,已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于是,世界上的一些地区的一些原始部落,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法。

中国的《易.系辞下》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绳怎么记事呢?古书解释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之多少,随物众寡”。显然,结绳记事不太好用。慢慢地有了图画(岩画)和花纹的简单文字。再进一步发展,就产生了上述的几种象形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大约成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甲骨文成熟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但实际上,中国近代出土的大量甲骨证明,在公元前1800-前1200年的商代,甲骨文已经被广泛、成熟地使用。

必须要说的是,目前发现的4000多个甲骨文文字中,已被识别1490个字。从这些已识别的字来看,甲骨文虽然还具有明显的象形文字特点,但其中形声字已约占27%,而且有大量的会意字。可见,甲骨文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记载汉语的文字体系了。

还要说的是,我国考古发现,距今8000年前河南裴李岗文化的贾湖契刻与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同——书写工具相同,皆以利器把符号刻在龟甲、骨器上;记载内容相同,皆与占卜相关;造字原理相同,皆为事理符号。中国专家认为,“贾湖契刻的发现,为商代甲骨文的历史源头探索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说明什么呢?极有可能甲骨文诞生的时间会大大提前;成熟汉字形成(甲骨文不再作为一种象形文字而是成熟文字)的时间会大大提前。当然,这还有待于考古进一步的发现和专家们进一步的研究。

最初的这几种原生象形文字中,埃及、苏美尔、古印度的三种,后来都逐渐“死亡”了。取代它们的是拼音文字。只有中国的象形文字,一直稳定地存在并不断完善发展——应该把甲骨文看作是这种完善发展的重要中间环节——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同源文字。

现在的汉字不能说成是象形文字,那是什么文字呢?回答这个问题前,需要先了解一下汉字的基本构成法。

东汉的许慎,用21年时间(公元100-121)写了《说文解字》一书,对汉字的构成做了精辟解读,详解了汉字构成的根本法则——“六书”,即象形、会意、指示、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构字的方法。该书收录了单字汉字9353个,异体字1163个。应该是基本没有遗漏地收录了当时的全部汉字。书中对每个字的来源、读音、含义都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释。这本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字典。

许慎在这部书里总结说,“文字”一词连在一起但表示不同的含义——文和字是汉字的两个发展阶段——汉字经历了由图画符号过渡为标音符号的过程。“依类象形”是描绘事物的形象和状态,这是象形阶段和类型。“形声相益”是偏旁加音符,成为标音的字。《说文》中收录的一万余字,依类象形的“文”约占百分之二十,形声相益的“字”占约百分之八十。“文”代表字源,“字”是在“文”的基础上孳乳派生出来的。

许慎对汉字的六种构字法则做了具体解释:“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把事物的轮廓或特征部分描画出来创造汉字)”,比如“日”和“月”。“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比如“上”和“下”。“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把两个字或多个字的字形和字意合在一起,从而表现出这个字的意思)”,比如“武”和“信”。“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比如“江”与“河”。许慎对“转注”和“假借”也做了说明。但囿于时代,存在一些偏颇,这里不做介绍了。对汉字中通过“转注”和“假借”构字,做出重大研究贡献的是近代的章炳麟。

讲了这么多许慎,就是为说明,汉字是如何从象形发展而来的,发展以后又如何构字的。

汉字不是象形文字,是什么呢?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把世界上的所有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语素文字。表音文字的一个基本单位(字母),对应着语言的语音。语素文字的一个基本单位(字),对应着一个语素。语素是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语素文字。

需要说明,语素文字也有表音的成分,所以语素文字也称“意音文字”。汉字亦是“意音文字”。

语素文字的早期阶段以表意为主。大致变化的过程是:图画字-象形文字-形意文字-意音文字。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字里面,承载了太多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哲学、数学、科学、历史、天文、文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汉字和汉语,还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发展繁荣的强大纽带。至于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具有“形、音、意”三维结合的特点,因而内涵丰富,表达力强,便于学习等等,就不再多说了。在“悟空问答”里,我还就汉字写了几篇小文,如有兴趣,可以搜出来看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甲骨文属于哪一类文字 甲骨文真的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吗?在甲骨文之前,还有没有文字?

3、都有哪几种甲骨文?

立足于不同角度,本文从甲骨文的分类谈起。

一.甲骨文年代分类。

1.商代甲骨文:安阳市辖区内的小屯村,是商代晚期都城“殷墟”的所在地。百余年以来,当地陆续出土了十万片以上的甲骨,上面的文字涉及当时的征伐,祭祀,渔猎,农业等内容,揭开了晚商神秘的面纱。这是人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甲骨文。

2.西周春秋甲骨文:近些年来,在历次的考古活动中,在山西,陕西,北京,河北等地,也陆陆续续出土了数量不等的甲骨,计约300片,上面总字数合计约千余个。经文字辨读及碳十四取样检测,年代上大多归入西周及春秋早期。

二.甲骨刻字分类。

1.无字甲骨:顾名思义,发掘出的甲骨上面不刻有文字。这些甲骨,有些是卜刻原材料,有些只钻孔烧灼而不刻字,原因存疑。从规格上来看,一部分无字甲骨经过整治,规格形制上与有字甲骨并无二致,但也有一些甲骨相对原始粗糙,加工痕迹较少,不及成品规整。这一定程度也反应出甲骨制作存在工序,并非一蹴而就。

2.有字甲骨:同为出土甲骨,有字者为佳,字多着为佳,文字赋予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甲骨文,从有字甲骨开始。现阶段,从有字甲骨上面整理出来的文字约4500字,其中破译约2000字。剩余文字,疑涉及人名,地名,器物名,年代久远,晦涩难辨,现为甲骨文字释读上的一块“硬骨头”。

三,甲骨内容分类。

1.叙事:加工处理过的龟甲兽骨,由专门卜官保管,为了记述这些甲骨的来源和保管情况,卜官会在甲骨的边缘部位刻写上相应的文字,这类文字称"记事刻辞"。

2.兆序:卜官在占卜时,先将甲骨钻孔,然后用燃着的紫荆木烧灼其孔,时间一长,甲骨的正面就会出现"卜"状的裂纹,叫作"卜兆"。卜官根据不同卜兆(裂纹)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当时所通行数字给其编号,这种数字编号就叫"兆序"。这是推断占卜之事吉凶的依据。

3.卜辞:占卜过程结束后,卜官根据甲骨的“兆序”来解读占卜事件的吉凶。并将其“所卜之事”和“占卜结果”刻于甲骨之上,名为“卜辞”。大多卜辞刻写在甲骨的正面,也有部分刻写在甲骨的反面。这些文字在所有甲骨文字中占比最大,构成甲骨文字的主体部分。

4.日历:少部分甲骨上出现含天干地支名称的“干支表”,按常理,干支结合一般用来计时,所以多数研究学者倾向于这是商代的“日历”。

5.习刻:甲骨文中也发现了一些当时学生的“练习作业”,即学习刻写卜辞之人练习刻写的作品,称为"习契"或"习刻"。

依据不同的研方法,甲骨文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分法,篇幅所限,本文在此不一一鳌述。

结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甲骨文字熠熠生辉,尽管甲骨文字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依然存在着太多的未解之谜。答疑解惑,愿诸君同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