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节气的含义 为何立夏后的节气,称小满?

admin天气2023-11-30 16:52:571720

1、为何立夏后的节气,称小满?

在二十四节气中,立夏后的这个节气为什么要称为小满呢?这与古人的智慧不无相关,下面详细说明:

一、为什么叫“小满”

我们知道,立夏时节,我国大多地方气温明显升高,草木和庄稼生长至此而愈加葱郁繁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再过十五天,就到了下一个节气。而这时,北方的小麦的穗子里都已经灌浆,但又没有完全充盈、饱满。采摘一点后用手轻捻,里面会有面糊状的东西渗出。

古人观察到农作物的这种尚未完全饱满的状态,便称呼这个节气为“小满”。在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小满节气这样注解——

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置至于此小得盈满。

这里的四月,指的是农历的四月,意思是说,小满节气是在农历四月的中旬。每当这时,夏熟的农作物的籽粒已经逐渐饱满,但尚未完全长成。

而在南方,“小满”是“小满江河满”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随着小满节气到来,降水量往往会增大,以至于江河小溪都处于水量充盈的状态。

二、“小满”的三候

“小满”分为三候,分别是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

苦菜秀:苦菜是旧时人们在青黄不接时,用来充饥的一种野菜,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蒲公英。这里的意思是,到了小满时节,苦菜长势旺盛,已经达到繁盛的状态。

靡草死:靡草是一种喜阴的植物,往往生长在清凉阴冷之地。之所以有靡草死之说,主要是小满节气前后,气温上升较快,阳气也随之旺盛,靡草便不得不枯死。

麦秋至:这里的秋是成熟的意思。也就是说,到了小满节气的第三个五天,小麦已经接近成熟,马上就到收获的季节了。

三、“小满”的风俗

1.看麦梢黄。在陕西关中的一些地方,每当到了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姑娘都要准时回娘家,查看专家的生长情况,判断丰收程度,俗称“看麦梢黄”。

2.烤麦子。在北方,到了小满时节,农民会将庄稼地里半青半黄的麦穗摘下,放在火上烤熟后,用双手搓掉麦芒,来吃“青粮食”。而这,也是北方许多人童年里的珍贵记忆。

3.祭祀车神。这里的车,指的是水车。主要是因为这个时候,作物都到了关键的生长阶段,缺水是万万不可的。祭祀车神,主要是祈求风调雨顺,希望能获得丰收。

4.祭祀蚕神。相传蚕神出生在小满这一天,南方地区的人们就称这天为祈蚕节。因为蚕很难养活,古代把蚕视为天物,便在小满节气前后放蚕时举行祈蚕仪式,期望蚕神能保佑养蚕能有个好收成。

四、“小满”还是一种人生态度

其实,古人在命名“小满”时,既表达了谷物丰盈,收获在望的喜悦,也表达了“天道忌满,人道忌全”的道理。意在提醒人们小满即安,安才是福。所以小满也代表了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它同时提醒人们做人不可骄纵,不可张扬,凡事要谦虚、谨慎,有所得便要适可而止。

小满节气的含义 为何立夏后的节气,称小满?

2、小满是个什么样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见水在涨,见龙在田,见风云在动——

1.

十色光影,

百搭田野。

加额望巧云。

云有图,山有相。

好人儿无心。

2.

草草木木花源广,

蜂农放蜂酿蜜。

家家户户桑叶肥,

蚕妇喂蚕煮茧。

煮茧如玉,卷丝如雪。

嫘祖千古流芳,芳名如雪如玉。

3.

总是孩子脸,

天开放晴,采桑妹子喜笑;

云合落雨,种田哥哥颜开。

小得盈满,不可自满。

4.

又有油菜明黄,大地版画,

雀儿窜飞上上下下,

舂打声忙起起落落。

温馨如清香,余音绕梁,

快乐如芬芳,满室生光。

5.

垄上行,行垄上,

饱满灌浆,于麦为秋,

夏熟行秋令,

靡草死,麦秋至,

须知时令一到,天地分良莠。

6.

苦苦菜,花儿黄,野菜可当粮,

宝宝蚕娇气,苦苦菜爽气。

素嫩又甘凉,一如日子,

苦中带涩,涩中带甜。

7.

清湿热,去毒虫,

有害须治,未病先防,

须养其气,安其神,极目望天长,

见水在涨,见龙在田,见风云在动。

最前沿,先行者总部——生命本悟,快乐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经行天下光未央欢迎交流,欢迎订阅——

小满节气的含义 为何立夏后的节气,称小满?

3、“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对农业种植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对农业种植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我国古代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与农业种植有关系,每个节气都会提醒农民气候的变化和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小满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进入夏季之后的第二个节气。

一、那么小满对农业意味着什么呢?

一般在立夏十五天之后便是小满,也是全国各地正式进入紧张繁忙的农忙之时。这个时候南方雨水较多,是南方人开始种植水稻,插秧苗的时候,稻田里的水充沛饱满。而北方过冬的冬小麦籽粒已经开始饱满,但是还未完全成熟,所以称为小满。

二、小满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很多关于节气的风俗习惯,而且很多地方各有不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祭拜蚕神。生活在农村,很多人都有养蚕的经历,小满期间也正是蚕结茧的时候。我们农耕文化常说的“男耕女织”,其中女子织布的材料在南方就是用蚕丝,北方用的是棉花。因此养蚕在南方非常盛行,而蚕丝自古就被人们视为是天物,能够穿上蚕丝做成的衣服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但是想要获得蚕丝,一般人们都需要进行抽丝剥茧,是一种比较残忍的方式。相传小满这天也正是蚕神的诞生日,人们为了能够得到蚕神的宽恕以及祈求之后养蚕能够有好的收成,会到蚕娘庙和蚕神庙去祭奠和跪拜蚕神,人们称这种节日为祈蚕节。

2、小满动三车。小满时节也正是初夏之时,在南方有一种习俗称为动三车,这三车分别是丝车、田车、油车。小满季节正是春蚕结茧取蚕丝,稻田用踏水车,南方收割菜籽榨油的时候。所以为了乞求丰收,这天很多地方会降这三车聚集在一起,进行一个祭拜的仪式。

3、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看望。农村有句俗语:“麦稍黄,女看娘”,小满的时候,北方小麦逐渐成熟,此时麦稍变黄,女儿女婿就会买好礼物回娘家,看望娘家人,询问麦子收割的准备情况,一般这种习俗在北方才有。

4、举办夏忙会。小满南北方都是农忙之际,农忙少不了各种农业工具。因此为了便于农忙,有些地方有举办夏忙会的习俗,一般维持3,5天。除了农民到集市购买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包括一些家畜,粮食等等。同时也会有唱大戏的环节,各种锣鼓齐鸣,非常震撼。

当然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南北方可能会更有特点,不知道你们那边小满之际有什么风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更多三农资讯,敬请关注[少三番],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