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和胃糜烂的区别 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哪个好治?区别是什么?

admin天气2024-02-01 17:22:571790

1、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哪个好治?区别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先从概念和疾病表现上帮助大家了解疾病,然后谈谈治疗思路。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由消化器官口腔、咽、胃、肠和分泌消化液的肝、胆、胰组成。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食物在消化道经过系列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食物的消化: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共同完成的,是对食物进行再加工的机械过程。食物经过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成食糜,增加与消化酶、肠粘膜的接触,以利于分解和吸收。

食物的吸收:由胃、小肠、肝、胆、胰分泌的消化液、各种酶,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为最小分子的营养物质,经肠粘膜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中,输送到全身的组织和细胞,吸收的全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

消化和吸收是一个连续的以消化系统为主,多个系统参与调节和控制的综合性生物过程。

二、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的症状区别:

1、糜烂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属于急性胃炎,主要病理变化是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病变的位置可以是胃窦部,也可侵犯全胃。

临床表现:

轻型:可无症状或仅有上腹部疼痛。

典型症状:食欲差、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脱水、不显性出血或黑便。

2、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多见,随年龄增加发病率而增高。胃镜检出率80%-90%,男性高于女性。慢性胃炎按病理变化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

病理变化:粘膜表浅层的炎性细胞浸润,使胃腺部分破坏或萎缩,轻型粘膜充血水肿,胃酸分泌增多,一般不发生糜烂。加重时,粘膜和胃腺萎缩,变薄,胃液分泌减少,进而腺体化生、增生,以致恶性病变。其病变进展过程主要在胃窦部,逐渐波及胃体,甚至向十二指肠发展。

临床表现:

慢性浅表性胃炎:大多数特殊症状,可表现为餐后上腹部不适或腹胀,有时消化不良,伴轻度恶心、反酸、嗳气。无规律的上腹部隐痛。

萎缩性胃炎:可厌食、食欲差,慢性进行性消瘦,贫血,舌萎缩等。

3、胃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病变,可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临床表现:

胃溃疡疼痛特点:在餐后0.5-1小时发作,下次进餐前缓解。进食就疼,因惧怕疼痛而不敢进食。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疼痛的特点:餐后2-4小时发作,疼痛有节律性,常在午夜发作。饥饿疼,常常是因为进食后缓解疼痛。

三、哪个好治:

1、相同点: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系,抗菌消炎是治疗的共同点。

2、萎缩性胃炎:由于是长时间胃炎引起胃腺部分破坏和萎缩,也容易恶***变,相对来说是最难治疗。

3、糜烂性胃炎和胃溃疡:主要治疗目的是消炎、帮助粘膜修复、补充水和电解质。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可以减轻病情。

胃病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疾病,三分治七分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胃病和养胃的根本。

胃溃疡和胃糜烂的区别 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哪个好治?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糜烂性胃炎?

很多人去医院做完胃镜,拿到报告后发现诊断是糜烂性胃炎,就非常紧张,觉得非常严重,是自己的胃已经烂了吗?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知识。

胃炎通俗讲就是胃内膜发炎或肿胀的病症。胃壁上的细胞有很多种,其中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要在胃底和胃体,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主要在胃底或胃体。胃酸可以帮助分解食物和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一层厚厚的粘液涂在胃壁上,有助于防止酸性消化液溶解胃组织。当胃粘膜里发炎时,它会产生更少的酸和更少的酶。然而,胃粘膜里也产生较少的粘液和其他物质,通常保护胃粘膜免受酸性消化液的影响。

胃炎可能是急性或慢性的,也可以是糜烂性或非腐蚀性的。糜烂性胃炎可导致胃内壁磨损,导致胃内壁的糜烂 、浅层破裂或胃内层溃疡 。非侵袭性胃炎引起胃壁炎症; 然而,糜烂或溃疡不伴有非侵袭性胃炎。

如何诊断出胃炎?

体格检查、病史、胃肠道内窥镜检查、其他测试(尿素呼气试验、血液检查)

如何预防胃炎?

可以通过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来减少患胃炎的机会。预防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建议使用浴室后和进食前用肥皂和水洗手,饮干净的水,如果确实存在油门螺旋杆菌感染,必须去医院进行治疗。

研究人员尚未发现饮食和营养在引起或预防胃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增加运动,保持好的心态都是有益健康的。

胃溃疡和胃糜烂的区别 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哪个好治?区别是什么?

3、胃溃疡+胃糜烂+胃出血+胃水肿,严重么?

胃镜检查诊断胃溃疡伴有糜烂性胃炎并有胃黏膜的水肿及出血现象。说明胃溃疡病变处在发作期,可以说是比较严重的,相比之下,胃溃疡比糜烂性胃炎要严重的多。

胃溃疡发作期溃疡病灶在胃镜下会超过1cm,边缘整齐,病灶周围常有充血水肿,表面有渗出物形成的白苔或者黄苔。糜烂是非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的一种表现形式,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性胃炎通常在胃镜下表现为胃黏膜的水肿、糜烂及点状渗血的病理改变。

目前来说,根据胃镜检查结果,主要的病变是胃溃疡活动期伴有轻度的出血,可能是由于糜烂性胃炎持续加重形成的人是应该及时进行规律治疗的病变。因为胃溃疡长期反复发作会引起溃疡持续性出血或穿孔甚至恶变。

鉴于当前这种病情,应该完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如果是阳性的话,首先应用两种抗菌药物、一种抑酸剂(奥美拉唑类)及一种胃黏膜保护剂的四联治疗两周,然后继续应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及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的替普瑞酮类药物持续治疗6~8周。如果没有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溃疡及糜烂性胃炎,则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只需按规定剂量及疗程服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及促进胃黏膜创伤修复的药物就会很快控制病情甚至痊愈。

关注天天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补充。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