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天气 为什么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了颗原子弹还要去长崎投?

admin天气2023-12-25 00:27:571960

1、为什么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了颗原子弹还要去长崎投?

美国对日本投送原子弹就是要消灭日本的抵抗意识,在美国投送原子弹之前,美国已经打开了日本的南大门,这就是琉球群岛的冲绳。在冲绳岛战役中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美国原来以为可以轻松获胜,但是实际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美国占领琉球之后迅速建立了军事基地,这个都是为了攻入日本做准备,在冲绳战役中吃过亏的美国人也知道了日本的抵抗意识,所以后来虽然经过东京大轰炸但是还需要通过终极武器来消灭日本的抵抗意识。

美国当年选择投放原子弹的地点分别是广岛和小仓,但是在第二次打击的时候由于天气原因选择了长崎来作为打击的目标,美国当年从美国运输了两枚原子弹到日本附近,原计划就是要进行两枚原子弹的实战测试,所以长崎就代替小仓被核攻击了。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核打击就是广岛的原子弹,通过对广岛和长崎的核攻击日本就彻底没有了任何抵抗意识,因为日本根本就没有能力对付原子弹。

长崎天气 为什么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了颗原子弹还要去长崎投?

2、二战末期,为何美国在广岛长崎投原子弹,而不是在东京呢?

很遗憾,美国一开始就没打算把宝贵的原子弹丢在东京。

东京已经不值得轰炸了,美国的原子弹也有限,从一开始原子弹就是政治压迫工具而非决战兵器。

美国的目的是快速逼迫日本投降,并且最小代价的接收日本,这需要日本政府的屈服和配合。

按照美国的原定计划,如果不丢原子弹的话,他们将准备百万大军,通过名为“奥林匹克计划”以及“小皇冠计划”组成的“没落行动”登陆日本,依靠陆地作战解决掉日本。

“没落行动”被定在1945年11月的某个清晨展开,美军称之为“Y-DAY”,这会是远超诺曼底登陆“D-DAY”的大规模登陆战。

一旦实施这个作战,美军将会用大量的军舰对日本沿海进行轰炸,然后迅速占领九州和本州一部分,继而展开毫不留情的地面扫除。

只是这里面发生了一些变故,最终让大规模登陆作战没有被施行。

主要原因在于“没落行动”代价太大,靡费钱粮不说,美军甚至给出了10-100万伤亡的预估,这将是极为艰难的一仗。

其实战争打到末期,美军已经不需要考虑什么能不能获胜的问题了。

杜鲁门优先考虑的是与苏联抢地盘,减小伤亡率,以及自己的选票。

美军也很排斥那些自告奋勇要参加“没落行动”的盟军,他们明着打酱油,实则为分一杯羹。

所以,杜鲁门政府一直的态度都是“压迫”日本政府赶紧投降,避免做无谓的垂死挣扎。

但受限于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美国人一直都不能理解日本人的执拗。

“仗都打到这个份儿上了,为啥不投降呢?换我早跪了吧?”

但哪怕之前已经进行了“李梅火攻”,将日本97个城市付之一炬,日本人仍然没有投降。

天皇想保住“皇统延续”,军国主义高官们也不愿束手待毙,他们共同煽动了日本那些脑子充血的人民,要“守卫神国”,要“保护天皇”,还要“一亿人玉碎”。

同时,日本高层还在不断找“友好邻邦”苏联斡旋,想“有条件终战”。

杜鲁门这边也没闲着,1945年7月17日的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接到了国内“三位一体”核试验成功的消息和资料。

名为“小玩意”的核弹在新墨西哥州的托立尼提沙漠成功爆破,它炸起的火球比帝国大厦还高,将美国带入了有核时代。

这个试验其实是杜鲁门故意压制了时间进行的,他原本想在波茨坦会议上爆出来,以提升会议上讨价还价的本钱。

但临会时,杜鲁门却改变了主意,因为曼哈顿工程区司令格罗夫斯已经在游说他,将原子弹试验投入战场进行。

这非常具有诱惑,远比在波茨坦会议上宣告“我们有一颗有史以来最具威力的超级炸弹”更有震慑力。

而且,战争已经进入到了垃圾时间,趁机将敏感的核武器理直气壮的用出去,这是最好的机会。

同时原子弹项目还能获得最宝贵的一手战争实践资料,这不比在墨西哥州炸沙子强?

如果原子弹能迫使日本尽早投降,那么美国的一切战略目的也就达到了,无论是苏联还是欧洲人,都会猝不及防,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了震慑日本政府,让其快快滴投降,东京肯定是不能炸的。

把那一帮高层炸死了,日本虽然没了主心骨,却也难保他们会不会再推几个“天皇”,然后带着一帮绝望的暴民学牛岛满在冲绳那样玩命到底。

从首相铃木贯太郎的“默杀”和不停找苏联斡旋“终战”的态度可以看出,日本高层其实并不坚定,他们只是需要一个最后的推动力。

何况此时的东京要啥没啥,之前李梅将军的凝固汽油弹多番光顾此地,早就连同倭皇宫在内,将大半东京烧了个干干净净。

美国此时只有两颗原子弹,如果要用,就必须用到最有价值的地方去,比如人多的、没挨过轰炸的、有大型军工和成规模军队的城市。

1945年7月24日,格罗夫斯给马歇尔提供了一份关于原子弹攻击日本的拟定报告,上面明确将广岛、长崎、小仓、新泻等列为了攻击目标。

美军经过研究后,最终确定了广岛、小仓、长崎为三个主要目标,其余为备选目标。

格罗夫斯在回忆录中,将这三座城市列为1、2、3号目标,美机会伺机而动,根据情况调整轰炸对象。

8月6日,B-29轰炸机“依诺拉盖伊”为首的机群成功轰炸了广岛,将这座当时日本尚算完好的港区城市炸掉了一半。

8月9日零点,苏军宣布对日作战,华西列夫斯基等多路大军席卷东北,美军也忙在这天上午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

由B-29轰炸机“博克之车”领队的机群本来冲向了小仓,但这天云雾较密,他们随即转道备选目标长崎,然后通过三菱工厂银白色的屋瓦发现了目标。

最终日本政府放弃了继续抵抗下去的胆子,很快就在前首相米内光政等投降派带路党的帮助下,将美军迎上了海滩。

令人惊讶的是,日本人此时不仅已经没有了敌对心理,相反还表现的异常恭顺。

他们卑躬屈膝的将美军像爹一样供起,天皇忙着拍麦克阿瑟的马屁,民众们也在政府引导下半畏惧半渴求的鞠躬,甚至警视厅都能拉来大批青春美丽的女性“慰劳”美军。

就连拿轰炸机倒地沟油一样在日本人头上倒凝固汽油的李梅,都得到了日本人发的“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可想而知,如果真的将原子弹投在了东京,美国将不会得到一个如此服帖的日本,他们可能将陷进无休无止的治安战中。

我们把历史再翻前一页,看看当年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样子,与日本二战投降的样子是不是略显相似呢?

这些老牌帝国主义早就在长久的殖民地征服中玩出了经验,与其干掉上层再扑杀下层的怒火,不如留着腐败的上层做傀儡,让更有经验的他们去管束下层,如此才能实现长久的殖民、剥削、控制。

直到今天日本仍然维系着这种控制,表面上虽然是美国的“盟国”,实际却是个半殖民地。

小小两颗原子弹,岂是随便乱炸的?

长崎天气 为什么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了颗原子弹还要去长崎投?

3、二战日本广岛长崎是不是“替死鬼”?

哨兵小虎第912条回答。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如果说日本的“广岛、长崎”两市是原子弹爆炸的“替死鬼”,那么谁又是二战中被日军屠杀的1800万无辜亡灵的“替死鬼”呢?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中国、东南亚等地犯下的累累罪行,罄竹难书。仅南京一地,屠城三日,就死亡30万军民。

而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日本广岛和长崎两市,看似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实际两市合计死亡人数不超过20万,而且是瞬间死亡;比起被残忍杀害的30万亡灵,也更人道,痛苦更少!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广岛”和“长崎”二市。

1945年夏,日本败局已定,但日本在冲绳岛的疯狂抵抗导致了大量盟军的伤亡,尤其是计划在本土实行的“一亿玉碎”计划,让强大的美军也难以承受伤亡。

(日本人的“一亿玉碎”)

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美军官兵的伤亡,迫使日本投降,同时有利于战后世界新秩序的构建,美国决定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美军最早选定了六个城市作为投掷备选目标,分别是:

①东京,日本的首都。

②京都,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文化的源点。

③新潟,重要的铝制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兵器和化学工业城。

④小仓,重要的兵器工业基地。

⑤广岛,日本陆军之城,也是日本防卫本土的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而前往亚洲、东南网、南洋等地实施侵略的日军均是从广岛起航。

⑥长崎,日本工业,特别是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的重要基地。

由于东京和京都的重要地位,美军考虑了在战后对日本的统治,所以轰炸目标排除了“东京和京都”两市。

而新潟又因为离美军基地太远的,所以列入了备选目标。

第一天打击计划

广岛、小仓、长崎被列为优先打击目标,尤其是广岛,是第一波次计划打击的主要目标,次要目标是长崎。但上天并没有眷恋广岛人民,8月6日,首选目标广岛上空的天气特别好,符合投弹条件,所以广岛的钟表都停留在8月6日8时16分了。

第二天打击计划

第二波目标计划打击小仓和长崎,优先打击目标是小仓奈何8月9日早上小仓的气象条件极差,B-29在小仓上空盘旋了三圈,也找不到要瞄准的小仓5号军火库,而这时,小仓的防空部队也开始对空发射高射炮,所以,飞机只有上升高度,离开小仓,飞向长崎上空。

虽然长崎上空也因为气象原因,盘旋了一圈而没有发现目标,但机长看完飞机的燃油表后,依然决定“改用雷达瞄准,投弹”!

这一次,投弹员发现了一片云空,而要轰炸的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就在瞄准点上。于是,10点58分长崎就这样被原子弹轰炸了。

两颗原子弹后,二战很快就结束了。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对亚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现在的日本政府,并没有对二战时的行为对亚洲人民进行过真诚的道歉。

尤其是日本政府和首脑,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完全不顾及各国人民的感情,这个时候,你还认为当年“广岛和长崎”是无辜的吗?